2017年6月24日至25日,由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主办的“江苏省第九次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学术会议暨2017金陵肿瘤转化医学高峰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束永前教授担任主席。会议吸引国内众多肿瘤基础与临床领域专家参与,学术内容围绕精准治疗、个体化治疗与规范化治疗三大部分展开,反映了肿瘤内科治疗领域的新观念、新知识。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束永前教授
2017年6月24日至25日,由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主办的“江苏省第九次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学术会议暨2017金陵肿瘤转化医学高峰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束永前教授担任主席。会议吸引国内众多肿瘤基础与临床领域专家参与,学术内容围绕精准治疗、个体化治疗与规范化治疗三大部分展开,反映了肿瘤内科治疗领域的新观念、新知识。
本次大会期间《肿瘤瞭望》特别邀请大会主席束永前教授接受采访,束教授介绍了会议召开的背景以及转化医学的价值,并对结肠癌发病部位的临床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
传递前沿、注重转化
束永前教授:本次“第九届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2017年金陵肿瘤转化医学高峰论坛”(下简称高峰论坛)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之后召开,主要考虑是传递国际最新的前沿进展,搭建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一年一度的ASCO大会不仅是美国临床肿瘤学盛会,同时也是全球久负盛名的肿瘤学术会议。每年的ASCO会议都会公布大量最新的肿瘤研究结果,我们紧跟这些前沿知识,第一时间将国际上的成果传递给江苏肿瘤诊治领域的同道,期望能为他们的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另外,本次会议也是年度金陵肿瘤转化医学高峰论坛。许多专家不仅深耕临床研究,同时也从事基础相关研究。高峰论坛围绕“转化医学”,促进研究成果从基础到临床,期望能为突破当前肿瘤诊治瓶颈提供新思路。会议设置的专题内容包括新型临床检测方法,新型肿瘤治疗药物,药物最佳配伍、剂量和方案等转化研究成果,将对江苏省肿瘤学界专家学者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2017 ASCO年会后,我们紧接着召开本次高峰论坛,在传递前沿的同时努力把最新的临床前研究成果转化为患者获益,希望能对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有所帮助。
转化医学在肿瘤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束永前教授:对于常见的恶性肿瘤而言,临床上现有的诊治手段虽有进步,但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瓶颈。我们迫切需要新的诊断技术和疗法,以在实体瘤治疗中有所突破。目前,临床前的新药研发呈井喷式增长,但想要真正转化为患者的获益并改变实践指南,必需在临床中不断验证。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一线临床肿瘤诊治工作的医生,我深切地感受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海量生物信息。如何将前沿的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将最新的诊疗技术普及推广,肿瘤转化医学是重要的实现途径之一。相信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我国肿瘤诊治水平可能迎来更快的发展。
几十年前,晚期肿瘤除了化疗别无选择。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进展,衍生出种类繁多的靶向治疗,改变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通过不断筛选最大获益群体,最终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望得到得到极大延长。目前,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态势,我相信通过转化医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的肿瘤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生存获益。
结肠癌发病部位的临床意义
束永前教授: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高居不下,而今年ASCO大会对结直肠癌发病部位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亚组分析,并将分子靶向药物和原发部位的关系做了很好的展示。原来我们把结直肠癌当作一种肿瘤,根据现在的最新研究成果,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愈后和转归有明显区别,这对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也有很大指导价值。
目前,包括NCCN指南和CSCO指南在内的多个大肠癌诊治指南已经把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原发部位与患者生存、治疗的关系做出了建议。从现有证据来看,右半结肠癌患者与左半结直肠癌患者相比预后更差;另外,可能两者之间基因组学的差异,导致临床治疗中靶向药物的疗效存在不同,提示临床医生要开始注意原发部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