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23日,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 Congress, IGCC)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感悟2017IGCC
2017年4月20日~23日,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 Congress, IGCC)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IGCC是针对胃癌这一专科疾病的全球最高级别多学科专业学术会议,涵盖胃癌的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等胃癌防治各领域,吸引了来自全球胃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在本次大会上,我们有幸邀请到大会主办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苏向前教授为我们分享他在本次大会上的精彩报告和收获。苏教授在采访中称:“本届IGCC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大会。为什么IGCA选择中国北京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呢?因为胃癌是我国的高发肿瘤,每年全世界约有50%的胃癌新病例发生在中国,因此我们必须承担起抗击胃癌的重任。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整个亚洲,尤其是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的医生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件盛事。”
胃癌腹腔镜手术突飞猛进
自从1881年Theodor Billroath第一次完成了胃癌切除术以来,胃癌在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胃癌的治疗正朝着日益微创的方向转变。本次大会紧跟时代前沿,设有“胃癌微创手术治疗”专场,苏向前教授作为特邀讲者,发表了题为《精准医学时代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新趋势》的精彩报告。苏教授表示,临床上胃癌患者的分期各不相同,早期胃癌可以进行微创治疗。微创手术疼痛少、失血量少、恢复快、成本低,可以给患者带来明显获益,因此胃癌患者的微创手术是本次大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微创手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胃癌腹腔镜手术,常常与开腹手术进行比较。开腹手术是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苏教授认为这类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之前必须明确几点:首先是安全性,这是新技术用于临床治疗之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其次是这类患者使用新技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是否能取得相同的疗效? 这些都需要继续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取得有力的循证学证据来回答。如果这两方面的结果相似的话,他更倾向于选择腹腔镜手术,因为微创手术对于患者来说优势明显,期待在晚期胃癌患者中能取得阳性结果。
在2017年4月20日第12届IGCC手术3D手术转播环节,苏向前院长于当天上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睦家国际医疗部进行了一例全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加毕II式吻合加Braun式吻合手术演示。手术历时约三小时,过程顺利,出血很少,相信病人能从该手术中获得最大益处。转播期间苏院长团队与国家会议中心手术转播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胃肠肿瘤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方互动,反响强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四病区团队在季院长的领导支持下,一直致力于胃癌的标准手术治疗并积极开展微创治疗,积极参与主持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手术的各类临床研究。苏向前院长团队此次手术转播也再次在世界胃癌专家学者面前展示了中国胃癌治疗的综合实力。
机器人手术前景可待
虽然腹腔镜的优势已被充分确认,但腹腔镜手术的固有缺陷以及胃癌广泛淋巴结清扫的复杂性,使得外科医生正在积极地探索机器人手术作为胃癌微创治疗的另一选择。胃癌机器人手术是一项能够安全进行的复杂手术,同时其具有微创外科本身所具有的优势。随着外科医生对于机器人手术熟练程度的增加,其临床和肿瘤学的结果均令人满意。谈到机器人手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苏教授表示:“机器人手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依靠计算机和机械手段来完成外科手术过程。 这种技术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手术,最近机器人手术同样可以用于结直肠癌和胃癌等胃肠道肿瘤的治疗。同样地,我认为关于机器人手术仍然还需要回答两个问题:安全性和疗效,无论是与腹腔镜技术还是与开腹手术相比。我希望将来开展更多临床试验来获取相关数据,如果能够证明机器人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与前两者相比,没有差异性,那么无论是对外科医生还是肿瘤患者来说,机器人手术都是一个更为优化的选择。”
意大利专家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观摩苏向前教授手术,领略了中国胃癌手术诊疗的顶级水平,手术室掌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