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下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除了因为不同移植中心移植模式不同之外,疾病的异质性和激活性杀伤免疫球蛋白(KIR)基因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选取相对单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通过前瞻性分析供受者HLA配型以及供者KIR基因型对CML患者移植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非体外去除T细胞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中NK细胞的作用。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赵翔宇,常英军,许兰平,张晓辉,刘开彦,李丹,黄晓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中心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下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除了因为不同移植中心移植模式不同之外,疾病的异质性和激活性杀伤免疫球蛋白(KIR)基因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选取相对单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通过前瞻性分析供受者HLA配型以及供者KIR基因型对CML患者移植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非体外去除T细胞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中NK细胞的作用。
本研究入选2003-2009年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非体外去除T细胞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97例患者,行供受者HLA配型及供者KIR基因型。结果显示97例CML患者中,74例具备丢失自我,23例不具备丢失自我。供受者间具备丢失自我患者移植后分子学复发和血液学复发率明显高于供受者间不具备丢失自我 (P=0.003 and P=0.015, Figure 1A 和 1B).患者具备供者激活性KIR基因的配体时(n=25, 如患者为HLA-C1C2或C2C2,供者为KIR2DS1阳性,或患者为HLA-BW4,供者为KIR3DS1阳性)移植后分子学复发(P=0.009)和血液学复发率(P=0.009)明显的低于其他患者(n=72, Figure 1C 和1D).同样,进一步分析74例具备丢失自我的患者,患者具备供者激活性KIR基因的配体时,血液学复发率和分子学复发率也明显降低(P=0.04 和P=0.03).多因素分析也证实,患者具备供者激活性KIR基因的配体是预防移植后复发的独立因素.
本研究提示,患者具备供者激活性KIR基因的配体时可激活体内供者来源同种反应性NK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从而降低CML患者移植后复发。丢失自我假说与激活性基因在单倍体非体外去除T细胞单倍体移植模式中预测复发作用中的不同,提示体内NK细胞功能重建过程可影响同种反应性NK细胞作用的发挥。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