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BCC 现场直击丨江泽飞教授:阔别四年,重回维也纳的感想和体会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3/21 15:29:52  浏览量:599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第18届St.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SGBCC 2023)正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举行,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再次相聚于奥地利维也纳,共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就热门话题和争议问题进行讨论。会上,《肿瘤瞭望》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请他分享作为St.Gallen共识投票专家以及专场会议主席,重回维也纳的感想和体会。

?编者按:第18届St.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SGBCC 2023)正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举行,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再次相聚于奥地利维也纳,共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就热门话题和争议问题进行讨论。会上,《肿瘤瞭望》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请他分享作为St.Gallen共识投票专家以及专场会议主席,重回维也纳的感想和体会。
 
肿瘤瞭望:作为中国专家,您已经是St.Gallen的“常客”和“座上宾”。请您分享一下这次参加SGBCC大会的感受体会。

江泽飞教授:自2019年St.Gallen大会后,时隔四年,终于重新回到维也纳,来到St.Gallen大会的现场,再次见到这么多专家同道和老朋友,我非常开心。回想起我第一次登上SGBCC主席台发言是2011年,到现在已有12年的时间。这些年我们经历了很多,疫情期间由于出行受限,我们以线上参会的方式参与了2021年St.Gallen大会。如今我们重回音乐之都、艺术之都,与同道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想必大家内心都十分激动。
 
△江泽飞教授(右)与大会主席Beat Thürlimann教授相聚于大会现场
 
本届大会我们欣赏到了艺术感十足的开场,也了解到了St.Gallen大会的发展历程,同时会上也对St.Gallen创始人、组委会主席Hans Jörg Senn教授进行了纪念。在St.Gallen大会相关奖项的颁发过程中,我们有幸听到了“2023年St.Gallen国际乳腺癌奖”的获得者、著名病理学家Giuseppe Viale教授分享了他的工作历程。他提到,“最初乳腺癌相关的病理工作是只测量肿瘤的大小和数淋巴结数目,后来逐步发展到关注ER、PR、HER2和Ki-67等指标,现在开始对TILs细胞进行记录”。如果没有病理学家,我们无法做到分类治疗,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Giuseppe Viale教授相关工作的开展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跨学科的讨论与探索,也逐步见证了乳腺癌患者治疗愈加精准的过程。
 
“2023年欧洲肿瘤学院(ESO)Umberto Veronesi纪念奖”获得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乳腺癌行动癌症控制负责人Benjamin Anderson教授,他在获奖感言中重点指出了医疗行业发展以及全球癌症治疗的均衡性等问题,并且就其亲身经历进行了介绍。他提到,令他印象深的是,他曾去过非洲一家1000多张床位的医院,但只有一名病理医生,病理报告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出具。试想有多少癌症患者可以经得住这样的等待?
 
△Benjamin Anderson教授
 
十几年前我参加国际会议基本上只是在听,而今天非常荣幸能与徐兵河院士、邵志敏教授一起共同参与大会主席团的工作,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共识的讨论和撰写中,这表明中国乳腺癌专家的学术水平已经得到国际的认可,也真正能体会到我们跟国际间的差距在缩小。
 
肿瘤瞭望:这次会议您还会参加SGBCC Academy的活动,对全球乳腺癌教育进行讨论。能否分享一下您的感想和体会?

江泽飞教授:作为乳腺癌领域临床医生,我们需要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同道共同分享一些临床诊疗经验,既往ASCO和CSCO大会也设立过此类环节。St.Gallen大会精心安排这样的活动,也是希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乳腺癌领域医生,能和国际专家共同进行一些学术理念以外的关于临床实践和临床操作的讨论。我们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办得更多,让全球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医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专家进行共同沟通和讨论。
 
△江泽飞教授主持会议现场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