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大咖和你谈:解读乳腺癌外科热点问题、内分泌治疗和患者管理要点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9/13 11:53:09  浏览量:613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一场主题为“Fight For A Cure”的四方相愈-HR+早期乳腺癌高峰论坛在线上召开,

暑气止,凉意生。在九月迷人秋色下,一场主题为“Fight For A Cure”的四方相愈-HR+早期乳腺癌高峰论坛在线上召开,多位大咖专家针对“乳腺癌外科焦点问题、HR+患者内分泌治疗、患者随访和MDT病例讨论”分享真知灼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担任大会荣誉主席,天津市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担任会议主席。


流行病学:癌症发病情况和风险因素
 
首先,国家癌症中心陈万青教授汇报了“健康中国2030:恶性肿瘤流行现状”。中国恶性肿瘤的每年新发病例将近400万,癌症死亡病例234万。整体来看,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与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肿瘤。死亡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不同瘤种存在差别。我国肿瘤流行特点明显,具有年龄化和性别差异、城乡差别。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死亡率农村更高,发病率在东部发达地区高于中西部,死亡率中西部更高。因此,我国肿瘤防治工作需有不同侧重,根据不同性别和地区分别制定有效可行的策略,有的放矢实施肿瘤防控。
 
癌症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5大类:①行为因素:吸烟、二手烟、饮酒和缺乏体育锻炼;②饮食因素:摄入水果、蔬菜不足、饮食中纤维含量较少、钙摄入偏少、红肉、加工肉制品和腌菜食用过多;③代谢因素:体重超标和糖尿病等;④环境因素:PM2.5和紫外线暴露等;⑤感染性因素:幽门螺旋杆菌、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疱疹病毒 8 型(HHV-8)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等。
 
“健康中国2030”纲要提出2030年的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陈万青教授在采访中指出,为了实现这个艰巨目标,癌症三级预防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减少致癌因素和提高公众对癌症防治的知晓率属于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是短时间内提高5年生存率最有效的办法,即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来提高癌症患者的预后。

主席说:如何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在会后采访中,大会主席吴炅教授分享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乳腺癌5年生存数据: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了93%,I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85%以上,与国际水平相当。通过癌症筛查提高早诊率以及针对病情较重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然而,我国很多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有限,无法为患者提供规范化诊疗服务,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吴炅教授指出,我国的基层医院有不同的层级,北上广深和一些省会城市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综合性医院和肿瘤医院的诊疗工作量非常大,可产生聚集效应,乳腺癌诊疗的规范性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对于地市级基层医院,组织指南解读和规范化诊疗的巡讲非常重要。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在2015年起,组织了全国专家编撰了中国的乳腺癌诊治指南和专家共识,每两年进行一次更新,近几年也组织了权威专家团队在各地巡讲,覆盖了众多地市级的基层医院。各地的基层医院正在逐渐组建多学科团队,以满足常规的乳腺癌诊疗需求,部分基层医院也在积极参加各种新药、新器械的临床研究。为了辐射到更基层,比如社区卫生中心,本届乳腺癌专委会计划建立乳腺癌综合诊疗示范中心和示范基地,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多学科规范诊疗的理念。希望借助这些工作改善医疗水平均质化,进而提升整体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在乳腺癌为代表的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新药上市的速度不断加快,一些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组合显著延长了生存,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乳腺癌诊疗还面临哪些挑战?首先,由于医保和价格因素,一些有效药物的可及性不佳,患者自付比例较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其次,新药物的不良反应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更多关注和着力解决。第三,医生和患者要积极参与新药临床研究:在一些有效新药的研究中,经过多重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依然能获得很长的肿瘤控制时间,所以医生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位病人,应鼓励和组织患者积极参与新药的临床研究,这对于推动我国抗肿瘤药物在乳腺癌领域的发展非常重要。

愈见新生:乳腺外科的焦点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介绍了“腋窝淋巴结的评估策略”,华西医院杜正贵教授讲解“腔镜在乳腺疾病病灶或腺体切除术后无痕化整形或重建方面的应用”。张瑾教授在访谈中点评道, 在早期乳腺癌领域中,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于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的意义以及根据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是两个非常受关注的问题。过去,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腋窝处理相对保守,现在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作用得到确认,腋窝外科处理已经从全面腋窝淋巴结清扫,发展到前哨阳性才进行清扫,现在正在探索部分前哨阳性的高龄、T分期较低的患者可否进一步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新辅助治疗之后能否根据前哨淋巴结活检决定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以及前哨淋巴结活检对后续综合治疗的指导意义。现在,学者们提出了“腋窝全部豁免”理念,即在影像学技术或人工智能协助下豁免前哨淋巴结活检,当然前提是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改进、乳腺癌分型和生物学行为研究的进步以及多学科诊疗水平的提高。
 
张瑾教授分享了天津市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的保乳和乳房重建的实施情况。在手术量方面,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保乳手术的中心之一,去年开展了7000多例乳腺癌手术,因就诊患者的分期偏晚,近三年内保乳手术比例保持在20%~25%。接受乳房重建的患者比例接近10%,该数据在国内尚不低,但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医院设置专门的乳房再造科,配置专业化的乳房重建团队,牵头了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外科技术方面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重建技术非常全面,包括自体重建、假体植入物重建、即刻重建和延迟重建等,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实施游离皮瓣吻合。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手术的实施需要多学科的配合,该中心将外科技术、综合治疗手段以及前沿技术结合,不断提高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以及乳房重建的比例。

科学至愈:HR+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在HR+早期乳腺癌治疗方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建国教授的报告聚焦“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历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分享了“HR+早期乳腺癌治疗走向治愈的新思考”。在会后访谈中,大会执行主席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王树森教授针对这两个话题分享了见解。在绝经后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面,中高复发风险的绝经后患者的内分泌“升阶梯”有两大研究方向,即增加治疗强度和延长治疗时间。很多研究探索了在标准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AI)的基础上联合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包括联合CDK4/6抑制剂或化疗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今年1月Lancet Oncology刊登的一项日本的研究发现,对于原发性ER+/HER2-乳腺癌的高风险和中度风险的患者,S-1配合辅助内分泌治疗显著改善5年无浸润性疾病生存(IDFS)率。对于gBRCA1/2突变患者,2021 ASCO报道的OlympiA结果显示,在标准治疗后加上PARP抑制剂辅助强化治疗,可显著提升3年iDFS。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在5~20年以后仍然持续存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延长内分泌治疗,然而如何判断患者的远期复发风险,内分泌治疗时长以及提高患者依从性是需要解决的三大核心问题。
 
“治愈”是早期乳腺癌治疗所追求的目标。王树森教授指出了提高治愈率的三个策略:①早期诊断: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分期越早的乳腺癌治愈率更高,提示癌症筛查的重要性;②局部治疗的合理运用:规范化的手术、放疗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③合理的系统治疗:对于合适患者,充分给予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化疗或辅助靶向治疗。
 
本会议不仅献上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也促进了专家学者们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众多医疗卫生领域同仁在线观看,纷纷留言表示此次学习获益匪浅。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