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炎炎夏日,CSCO长白肿瘤高峰论坛为您奉上“肺癌治疗消暑佳品”!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7/24 10:06:59  浏览量:1484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第十四届CSCO长白肿瘤高峰论坛于今日2019年7月19日在吉林长春盛大开幕,

第十四届CSCO长白肿瘤高峰论坛于今日2019年7月19日在吉林长春盛大开幕,在CSCO长白肿瘤高峰论坛走过的十几年间,每次会议都能够为广大医生和患者传递最新的肿瘤诊治进展,此次会议邀请国内顶尖学者,涉及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众多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今日上午主要围绕肺部肿瘤这一议题,诸多知名专家畅谈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肿瘤瞭望》将其中的精彩部分做了节选,分享如下。



应对中国症状流行趋势,做好防癌控癌工作
 
赫捷院士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在《中国癌症流行趋势即防控工作进展》报告中分享了我国最新癌症流行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详细介绍了我国最新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2015年癌症发病情况累计392.91万人,其中,男性发病前几位主要是肺癌、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女性主要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及甲状腺癌。根据Globocan 2018数据显示,中国癌症发病约占全球23.7%,标化发病率201.7/10万,位居全球癌症发病率的68位,发患者数全球第一。2015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为233.76万人,男性死亡前几位主要是肺癌、肝癌、胃癌及食管癌,女性主要是肺癌、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中国癌症死亡约占全球30.2%,标化死亡率130.1/10万,居全球第12位,死亡人数全球第一。中国癌症谱正在发生变化,肺癌、结直肠癌快速上升,肝癌、胃癌居高不下。
 
介绍了我国目前防癌控癌的主要工作,包括国家级省级癌症中心逐步成立;建议肿瘤登记及监测随访网络基本建成;加强癌症筛查级早诊早治工作广泛开展;广泛宣传防癌控癌知识宣传等。
 

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陆舜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就《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这一议题为我们梳理了免疫治疗探索生物标志物这条路上的收获。不同于靶向治疗有明确的驱动基因这一靶点,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选择是多样的,可针对肿瘤抗原、肿瘤微环境、炎症及宿主环境等。
 
陆教授介绍了肿瘤标志物在寻找合适人群、治疗效果预测、肿瘤假性进展及超进展等方面的进展:
 
寻找合适人群: PD-L1目前已经证实与帕博利珠单抗疗效相关的重要标志物,Keynote 024证实在PD-L1表达≥50%的患者中,免疫单药治疗优于化疗,因此PD-L1的高表达可作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人群的筛选指标;此外,TMB是不得不提的一个生物标志物,TMB和新抗原有关,有研究认为TMB与PD-1/ PD-L1治疗的ORR有关,但是TMB和PD-L1的表达没有明显的相关性,Checkmate 026研究认为TMB预测免疫治疗临床获益优于PD-L1表达水平,Checkmate 568和Checkmate 227均提示TMB是预测双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预测指标,因此,TMB是目前免疫治疗中较为重要的仍需探索的标志物。
 
治疗效果方面:浸润淋巴细胞被证实和免疫治疗效果有关,可通过影像学AI预测肿瘤中浸润淋巴细胞程度;此外,CD8、CD4被证实和帕博利珠单抗持久响应有关;肠道菌群多样性可与免疫治疗效果有关,在恶性黑色素瘤和肺癌等肿瘤中被证实;错配修复(MMR)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具有MSI的肿瘤具有更高的PD-L1表达,但是其在肺癌中的发生率非常低。此外,抗生素的使用与PD-1/ PD-L1抑制剂疗效呈现负相关,HLA的杂合缺失影响新抗原呈递,进而影像免疫治疗的应答。
 
免疫治疗假性进展及超进展方面:外周血ctDNA的动态变化可用来识别假性进展,目前已知的与超进展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为MDM2/MDM4扩增。陆教授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多个组学、生物标志物结合指导精准化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在肺癌围手术期的前景和困惑
 
王长利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介绍了《免疫治疗在肺癌围手术期的前景和困惑》。王教授的演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前景;(2)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困惑。
 
早有研究指出,I期NSCLC肿瘤组织已经存在免疫抑制微环境,因此,免疫的早期介入对新辅助治疗势必会有一定的作用。目前已经开展的免疫新辅助/辅助治疗研究很多,其中包括单药治疗,免疫与化疗联合、与免疫联合,也取得了初步的令人可喜的成果。其中,Checkmate 159研究证实,纳武利尤单抗新辅助治疗病理缓解率高,且中位随访34.6个月后,尚未达到PFS及OS。因此,免疫新辅助治疗前景乐观。
 
但是,这条路上仍存在很多困惑,例如,怎么疗效评价?如何提高疗效?假性进展鉴别?王教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为我们进行了解答。不同于晚期肿瘤效果评估的金标准OS,在免疫新辅助治疗方面,病理缓解率可作为主要的研究终点之一。新辅助化疗时代,MPR可有效预测OS和DFS延长,新辅助免疫治疗时代,NEOSTAR研究发现RECIST评估的疾病缓解与MPR呈正相关,其能否预测DFS和OS,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验证。LCMC3、NEOSTAR等研究均指出,PD-L1与MPR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与TMB相关性不明确。LCMC3 Biomarker探索研究也未发现基因突变与MPR显著关联,且EGFR/ALK+患者的病理缓解可达40%~50%,这也许提示着我们早晚期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存在差别,也可能是小样本量研究的结果偏差,都需我们进一步探讨。目前,免疫联合治疗如火如荼,在新辅助免疫治疗中也是如此,免疫联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等都可改善MPR。其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可与T细胞浸润增加、多样性和反应性增加有关。NEOSTAR研究中有患者出现淋巴结免疫细胞活化(NIF),患者可表现为明显的影像学淋巴结进展,但病理检查为肉芽肿,此时,若不能及时鉴别假性进展,则可能失去潜在生存获益机会。
 
王教授最后总结,新辅助免疫治疗病理缓解率高,安全且没有明显增加手术难度,前景乐观,但是困惑仍有很多,需要大样本的Ⅲ期临床试验验证以及长期生存获益随访等。
 

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程颖教授
 
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为我们梳理了《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免疫治疗、抗血管治疗、新型化疗药物以及分子分型。
 
(1)免疫治疗奏响SCLC治疗变革乐章:Checkmate 032研究使得纳武利尤单抗率先实现SCLC三线治疗突破,其ORR为11.9%,中位持续响应时间高达17.9个月;紧接着Keynote 028研究中证实,帕博利珠单抗治疗PD-L1阳性的复发SCLC,其ORR可高达33.3%,PFS为1.9个月,OS为9.7个月;在未经PD-L1选择的患者中,Keynote 158研究告诉我们,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非选择的复发SCLC的ORR 为18.7%,中位PFS为2.0个月,OS为8.7个月,随后研究者将keynote028和158研究中三线及以上治疗患者进行了汇集分析,发现帕博利珠单抗三线及以上治疗SCLC的ORR为16%,应答持续时间超过18个月,中位PFS 和OS分别分为2.0个月和7.7个月。因此,帕博利珠单抗成为SCLC三线治疗生力军。Impower133研究结果振奋人心,证实Atezolizu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D-SCLC可较化疗延长2个月的生存,且安全性良好,基于此,FDA批准Atezolizumab联合卡铂/依托泊苷一线治疗ES-SCLC的适应证。CASPIAN研究证实Durvalu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显著改善OS,因此,FDA授予Durvalumab的SCLC孤儿药地位;目前,我国国产免疫治疗抑制剂一线的研究多数正在进行,我们期待结果。
 
(2)抗血管治疗(安罗替尼)惊艳后线治疗的中国选择: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SCLC未能带来明显获益,然而,ALTER1202研究告诉我们,安罗替尼治疗三线及以上SCLC可带来4.1个月PFS和7.3个月OS,因此,2019 CSCO指南将安罗替尼作为SCLC后线治疗选择。
 
(3)新型化疗药物(PMO1183)二线治疗的破晓之光:Lurbinectedin(PMO1183)为海鞘素衍生物,RNS聚合酶Ⅱ的抑制剂,能够调节肿瘤微环境,诱导单核细胞凋亡,影响炎症因子和VEGF的产生。2019 ASCO 初步展示其Ⅱ期研究结果,其PFS为3.9个月,OS为9.3个月。联合治疗三期研究仍在进行。
 
(4)分子分型,精准治疗SCLC:根据4个关键的转录因子(ASCL1、NEUROD1、POU2F3、YAP1)表达的差异可有四种亚型,不同亚型预后和对治疗的应答、免疫环境和微环境等存在差异,因此,深入研究找到合理的靶向治疗方法,改善SCLC治疗临床结局是我们后续的努力方向之一。程院长最后总结,免疫治疗改变SCLC治疗格局,成为三线、一线治疗新的标准,安罗替尼是SCLC后线治疗的选择,新型化疗药物是不可缺少的基石,分子分型探索初露曙光,精准治疗成为可能!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研究进展
 
周彩存教授
 
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研究进展》。主要围绕以下几点:(1)免疫治疗在mNSCLC和鳞癌患者中的进展;(2)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治疗在肝转移患者中的效果。主要内容如下。
 
(1)免疫治疗的出现让肺癌5年生存率一再刷新
 
纳武利尤单抗长期生存随访发现,5年OS率高达16%,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5年生存率为23.2%,后线用药15.5%,且毒副作用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新发或累积。这些都提示者我们,在以后的临床试验设计的时候,5年生存率有望被作为新的研究终点。Keynote 189研究提示,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较化疗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两治疗组的1年OS率分别为70.0% vs. 48.1%, HR=0.56。在PD-L1高表达(TPS≥50%)的患者中,怎么抉择呢? Keynote 024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组1年OS率分别为70.3% VS 54.8%, HR=0.63;Keynote 042研究,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组的2年OS率分别为 44.7% vs. 30.1 %,HR=0.69。Keynote 189研究中,2年的OS率为51.9% vs. 39.4%,HR=0.59。这几项HR和OS提示我们,在高表达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也许足够了。在后续的交叉治疗中,PFS2也提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一线、二线治疗中均可获益,其一线治疗获益最佳。
 
(2)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治疗在肝转移患者中显奇效
 
联合治疗道路上,三药联合还是四药联合好呢?Impower 150给了我们答案。Atezo联合贝伐单抗和化疗较贝伐单抗和化疗组改善患者的OS和PFS,其中,肝转移亚组中更是如此。Keynote 189亚组分析也证实化疗联合免疫较化疗可以改善肝转移患者的生存。Keynote 407为类似于189的鳞癌研究,中期分析提示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较化疗显著改善患者生存,在PD-L1低表达和高表达患者中均是如此。Impower 131研究证实Atezo联合化疗较化疗改善患者的PFS,但是,OS未见获益。但是,在PD-L1高表达的患者中,化疗联合Atezo较化疗改善患者患者的生存。
 
周教授最后总结道,在免疫治疗时代,5年生存率成为可能,在PD-L1≥50%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药治疗是合适的,免疫联合免疫治疗在高TMB患者中可改善患者PFS,抗血管联合免疫治疗可为肝转移患者带来获益!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聂会珍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CSCO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