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研究和治疗一直备受关注。为推进我国临床科研能力的发展,普及经典研究设计理念,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发起“致敬经典”乳腺癌临床研究系列围读会。2024年3月24日,“致敬经典——围读经典·续写命运传奇”栏目首期召开,主题为“经典研究深入解读”。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王水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Prof.Paolo Tarantino与国内专家以HER2低表达乳腺癌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乳腺癌临床设计的技巧与经验,为临床专家带来了启迪。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绝知此事要躬行—乳腺癌新药临床研究的思考和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开篇指出,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应在早期阶段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论证科学性、伦理性和合法性,在达到阶段性里程碑时需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随后,张剑教授强调了在乳腺癌传统临床试验设计的创新与升级:第一,在研究进展的速度上,“无缝设计”逐渐取代传统的三阶段药物研发模式;在研究进展的广度上,篮式研究、伞式研究、平台设计等适应性主方案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第三,在研究进展的精度上,精准治疗驱动最佳获益人群与个体化管理作为研究的首要目标,富集设计和标志物分层设计层出不穷。结合当前乳腺癌临床研究设计的发展,张剑教授提出“谨记三心”:研究过程中则应当守初心,研究者要存匠心,研究人员要怀仁心。张剑教授总结指出,研究者要“谨记三心”,理解和承担自己的角色职责,在科研过程中思考临床试验的速度、广度、精度,引领行业发展。
围读互动·思潮碰撞
在殷咏梅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菲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查小明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谢晖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张少华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李薇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周文斌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王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梁斐教授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Prof.Paolo Tarantino教授就乳腺癌临床研究设计与优化展开了讨论和分享,主要内容包括:临床研究主要终点的选择;临床研究中主要终点失败时次要研究终点是否有临床意义;临床研究设计时关键指标把握度的设定;临床研究中途失利时放弃的时机选择或继续开展的意义;未来ADC药物设计、联合用药及序贯用药发展;T-DXd对HER2低表达乃至HER2超低表达的探索;乳腺癌不同免疫治疗研究结果差异的分析等方面的问题。与会专家表示此次会议收获颇丰,对下一期的会议开展充满期待。
学以致用·展望未来
大会尾声,王水教授对与会专家分享内容表示感谢,并总结指出:随着近年诊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诊疗理念不断更新,以DESTINY-Brest系列研究为代表的循证医学证据的更新重塑了抗HER2治疗边界,为更多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精准治疗获益。王水教授强调,在乳腺癌临床研究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持续优化研究设计和数理统计,更要牢记张剑教授提出的“三心”,深入体会临床研究的临床意义,将此次大会经验和启发结合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促进研究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