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1年12月31日,《中国癌症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年版)》(以下简称OFS专家共识)。2021版OFS专家共识增加GnRHa在卵巢功能保护的作用,并对OFS的获益人群等做出了调整。《肿瘤瞭望》特邀该共识执笔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解读如下。
肿瘤瞭望:作为执笔专家,请您介绍一下共识的更新背景。
张剑教授:《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是在既往共识的基础上,根据大家关注的、最新的一些临床研究结果对相关问题做了一些修改。新版共识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前三个部分的阐述与既往的共识类似,仅进行了一些微调。在此基础上新增了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是关于卵巢功能抑制 (OFS) 相关药物在卵巢功能保护方面的应用;第二是鼓励绝经前患者在雌激素充分抑制的前提下参加临床试验。
这两部分新增内容都是通过专家投票决定的,也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绝经前的年轻患者比较多,这部分患者的对生育功能的需求比较大。在目前的国家政策下,患者对卵巢功能保护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纳入相关的研究数据,使患者、医生在这份共识中有据可循,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之一。另外,随着内分泌治疗临床试验的进行以及一些靶向药物的应用,关于绝经前患者是否需要再次开展一些新的临床研究,也出现了一定的争议。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新版共识,解决相关问题或者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肿瘤瞭望:虽然SOFT研究显示,OFS+TAM/AI可以使整体人群获益,但国内外指南主要推荐OFS用于中高危人群。那么,新版共识对OFS获益人群有哪些更新变化?
张剑教授:新版共识是在旧版共识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变化。旧版共识认为,低危的绝经前患者可以单纯使用三苯氧胺,而中高危患者推荐在OFS的基础上联合三苯氧胺(TAM)或芳香化酶抑制剂 (AI) 。新版共识根据ASTRRA临床研究结果增加了适应症群体。该研究表明,45岁以下的ER+绝经前患者在经过化疗+TAM治疗2年后,仍有95%的患者恢复月经。对于此类患者,在TAM基础上联合戈舍瑞林可以使5年DFS率提高3.6%(91.1% vs 87.5%),5年OS率提高1.6%(99.4% vs 97.8%)。
基于此,新版OFS专家共识指出:接受化疗序贯SERM单药辅助治疗的EBC患者,如果2年内判定为“非绝经后患者”,建议在SERM的基础上联合OFS治疗。因此,今后我们也可以尝试对小于45岁的相关人群给予这种内分泌治疗的方式。这种通过药物治疗后判断月经状态的方式,能够扩大OFS的适应症人群,这也是新版共识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未来随着新的文献披露,OFS专家共识也将会随之更新。
肿瘤瞭望:跟欧美国家相比,我们国家有很多年轻的、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这部分患者可能会有非常强烈的生育需求。GnRHa是避免化疗性腺毒性、降低卵巢功能不全(POI)的重要手段,新版OFS专家共识是如何针对卵巢功能保护进行阐述的呢?
张剑教授:本次共识重点阐述了有关OFS的使用是否可以降低卵巢衰竭率的几项临床研究以及一项荟萃分析。第一项临床研究是POEMS研究,该研究证明了在化疗期间使用GnRHa,能够使HR阴性的绝经前患者2年卵巢早衰率从22%下降到8%,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而化疗联合GnRHa相较于化疗不仅能够改善生育率,对远期生存也没有不良影响。
第二项临床研究也是大家非常熟知的PROMISE研究,这项临床研究纳入了HR阳性或阴性的绝经前患者,结果显示化疗+GnRHa组患者的早期绝经率比化疗组有明显减少,分别为25.9%和8.9%,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对患者的远期生存也没有产生负面的影响。
另外一项则是2018年发表在JCO杂志上的荟萃分析,纳入5项研究总共873名患者,其中ER+患者约占40%,结果同样显示在化疗基础上联合GnRHa可以显著降低卵巢早衰率,提高治疗后的妊娠率,而且对EFS和OS无显著影响。该荟萃分析的结果与以上两项主流的临床研究非常类似,均表明GnRHa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具有卵巢功能保护作用。
除了阐述相关证据之外,本次共识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专家观点认为:在(新)辅助化疗前和化疗过程中使用卵巢功能抑制药物保护卵巢功能,降低卵巢功能早衰的发生风险,减少生育能力损害;而且推荐化疗前2周开始使用GnRHa,每28天1次,直至化疗结束后2周给予最后一剂药物。
目前,卵巢保护相关研究都是在单月剂型中开展的,积累的循证医学证据更多;3月剂型GnRHa能否与短周期化疗(如4个周期的TC方案)联合,也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对间接比较的研究结果应谨慎解读。
肿瘤瞭望:我国乳腺癌的发病高峰是48-50岁,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大部分是围绝经期。临床上应该如何考虑围绝经期患者的内分泌治疗?
张剑教授:围绝经期是一种绝经前向绝经期过渡的状态。对此类人群参考绝经后患者单独使用AI类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是不合适的,因为此时患者的雌二醇水平仍然有可能大于110 pmol/L或30pg/mL。目前,总体上此类人群的治疗可能海是主要参照绝经前患者,即在OFS基础联合TAM或AI。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联合OFS治疗。对于围绝经期患者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处理方式是,对于高危患者可以采用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的方法。药物去势的患者通常使用GnRHa联合TAM的治疗方案,但考虑到TAM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相关风险,我们可以用GnRHa联合AI来替代。后者在卵巢切除之后直接给予AI治疗,由于患者是高危状态,我们可以将治疗时间延长至5年以上,甚至延长至10年,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多个淋巴结阳性的患者。由于现在GnRHa均已进入医保,考虑到手术的有创性和不可逆性,因此,新版OFS专家共识依然建议将GnRHa作为绝经前HR阳性早期乳腺癌OFS的首选。
第二种处理方式是采用TAM治疗2-3年之后,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月经的变化,判断患者是否达到绝经状态。如果已经达到绝经状态,就可以将治疗方案转换为AI来满足患者至少5年的治疗需求。这在之前的很多临床研究(例如BIG1-98研究)中都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尝试。
当然,药物去势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治疗一段时间后难以判断患者是否绝经。对此,我们有一种简单的办法:患者在需要判断绝经状态或者即将步入绝经状态的时候,停用所有其它药物,仅使用TAM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雌二醇的变化。由于TAM和雌二醇存在竞争关系,通过机体的一些反馈作用,竞争性地使雌二醇的水平有所增高。如果停止GnRHa后,患者雌二醇浓度仍旧没有增高,我们可以认为卵巢功能已经衰退而判断其处于绝经后状态;而雌二醇恢复到大于110pmol/L,则认为患者仍然处于非绝经状态,此时需要继续使用GnRHa。我们可以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多次采用此方法来确认绝经状态。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绝经前或围绝经期的OFS药物使用,我们应该尽量在适应症范围内使用相关的药物,具体可以参考药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