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8月19~20日,在充满魅力的天津市隆重召开了How I Treat和淋巴瘤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大会邀请了国内外淋巴瘤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探讨了淋巴瘤诊疗进展及研究方向。其中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是其热点话题之一,《肿瘤瞭望》极为有幸地采访到了来自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李志铭教授,并带来了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的相关进展。现将其整理成文,以供读者参考。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肿瘤瞭望》:请问您在临床上是怎样治疗惰性套细胞淋巴瘤的?
李志铭教授:近年来,随着套细胞淋巴瘤(MCL)发病率的上升,我们对套细胞淋巴瘤的认识及理解较前明显加深。套细胞淋巴瘤不同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治愈率并不高,总体而言仍为不可治愈性疾病。其中约有5%~10%的MCL为惰性,在惰性MCL患者的治疗方面,可以采用等待观察、温和的单药治疗或单药靶向治疗等。然而,如何发现及鉴别惰性MCL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目前国际上一致认为惰性MCL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往往无淋巴结肿大; 2. 一般来说,Ki67<30%;3. 可能仅出现骨髓侵犯,并无肝脾或微小灶的侵犯,甚至也无淋巴结的侵犯。总体上而言,对于惰性MCL的认识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当中的,因此惰性MCL的诊疗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肿瘤瞭望》:能否请您谈一谈目前套细胞淋巴瘤二线药物的选择?
李志铭教授:由于MCL仍为不可治愈性疾病,故而对于MCL的研究是目前较为热点的课题之一。其研究热度甚至超过DLBCL以及滤泡淋巴瘤(FL),这使得MCL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近2~3年涌现出了四种治疗复发/难治性MCL的新药,分别为硼替佐米、来那度胺、依鲁替尼(Ibrutinib)以及替西罗莫司(Temsirolimus)。这四种药物均为MCL的二线治疗药物,目前在中国,来那度胺及硼替佐米为上市药物,而依鲁替尼及替西罗莫司仍未上市。在此四种药物的选择方面:1. 如果仅限于选择上市药物,则硼替佐米及来那度胺均可选择,在复发/难治性MCL的治疗方面,这两种药物未进行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比较。来那度胺的优势在于口服便捷性,而硼替佐米的优势在于:作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药物,大多数血液科医生对其的应用经验较为丰富。2. 如果不考虑药物的可及性,相关临床研究(RAY研究)显示:在复发/难治MCL的治疗方面,Ibrutinib与Temsirolimus相比较,Ibrutinib的疗效及安全性更佳,因此Ibrutinib是更佳的治疗选择。
此外,在MCL的一线治疗方面,硼替佐米已具有一线治疗的临床适应证。2015年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对VR-CAP方案和R-CHOP方案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因此硼替佐米对于初治MCL是具有一线治疗的适应证。而来那度胺、Ibrutinib以及Temsirolimus虽然有相关临床试验的支持,但目前尚无一线治疗的适应证。
《肿瘤瞭望》:关于套细胞淋巴瘤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选择以及时机把握方面,您有什么见解?
李志铭教授:目前,MCL进行骨髓移植主要应用于以下两种情况:1. 年轻(年龄<65岁)且一般情况好的MCL患者,此类MCL患者在移植前宜接受含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内的强烈诱导治疗,之后序贯骨髓移植治疗。其诱导治疗包括两个方案:(1)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剂量增加的R-CHOP方案(简称为R-maxi-CHOP方案)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进行诱导治疗,然后序贯移植。(2)另外一种诱导方案则为R-CHOP与DHAP方案交替使用,然后序贯移植。
以上两种诱导方案治疗后,均需要进行序贯移植,其总生存其均超过10年。此外,还有一项以MD Anderson为代表的研究,其采用的诱导治疗方案为R-HyperCVAD以及R-MA方案交替使用,此种治疗方案不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其总生存期也超过10年,但其疗程足,达8个化疗周期。
对于老年MCL患者而言,在一线治疗方面不考虑进行骨髓移植,但是若患者已处于复发/难治阶段,则应当考虑进行骨髓移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老年MCL患者需特别注意骨髓的毒性。
《肿瘤瞭望》:能否请您谈一谈放疗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
李志铭教授:在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当中,约有5%的为早期MCL。随着目前PET/CT、骨髓穿刺等检查手段的应用,一部分MCL患者是可以做到早期发现的。对于这类早期MCL患者而言,是具有潜在可根治性的。但由于发现率过低,早期MCL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方案。在我而言,如果患者年轻且一般情况好,我倾向于应用R-HyCVAD方案或者R-CHOP与R-DHAP的交替方案等强烈化疗方案,用足4~6个疗程。之后可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考虑是否进行骨髓移植,且放疗的必要性较高。而对于晚期MCL患者而言,可以考虑采用放疗来治疗残留病灶。
专家简介
李志铭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抗淋巴瘤联盟委员